查處違法 倡導守法 保護合法 營造良好涉稅輿論環境 以稅務合規管理促企業合規經營
發布日期:2025-09-26 瀏覽次數:138
近年來,稅務部門深入推進依法治稅、以數治稅、從嚴治稅,在查處違法、倡導守法、保護合法中,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著力營造誠信納稅、合規經營的良好生態。“合規是保護有利發展、偷稅是違法必受懲罰”的理念正逐漸成為社會共識,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深刻認識到,偷逃騙稅不可取,唯有依法合規才能行穩致遠。
查處違法,常態化曝光涉稅違法案件
今年以來,稅務部門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涉稅問題頻發的高風險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人群,依法查處違法納稅人,挽回稅款損失。同時,持續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今年以來,全國稅務系統分類分級曝光了300余起涉稅違法案件,從曝光加油站偷油偷稅,到網絡主播、MCN機構偷稅騙補,再到“新三樣”行業騙享稅費優惠、涉稅中介機構違法違規……這不僅釋放出稅務部門維護公平公正經濟稅收秩序的堅定態度,也為守法經營者筑牢權益保護屏障,持續推動稅收法治公平落地見效。
“之前總擔心‘劣幣驅逐良幣’,現在看到稅務部門曝光的涉稅違法案件,我們合規經營的信心更足了。”江西泰盛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嚴來暉的話,道出了眾多守法經營者的心聲。
“這些曝光的典型案件不僅是對違法者的警示,更是對守法者的保護。”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稅務部門依法查處涉稅違法行為,既挽回了國家稅收損失,更筑牢了稅收法治的基石,為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營造了規范有序的稅收環境。
倡導守法,多維度宣傳誠信納稅典型案例
“以前覺得合規是‘吃虧’,直到仔細研究了稅務部門發布的正面案例,才發現合規是正道!”某機械制造企業財務總監所說的“案例”,正是稅務部門今年推出的30余個納稅遵從度高且有代表性的合規經營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圍繞企業關注的“依法誠信納稅”“合規享受稅費優惠政策”“納稅信用修復實現更好發展”等主題,通過分析案例中的合規操作流程、提煉實踐經驗,為市場主體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合規模板,把合規要求變成了“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操作指南。
無論是小微企業憑借規范財務獲得稅收優惠,還是失信企業通過信用修復重拾發展機遇,這些鮮活的案例都讓“合規能帶來實惠”的觀念深入人心。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對標案例優化管理,合規經營正從“被動要求”變成“主動選擇”,形成了“企業合規、行業向上”的良性循環。
吉林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張巍認為,正面合規案例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夯實合規管理基礎,更能有效激發市場主體內生發展動力,讓合規經營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行證”。
保護合法,正名維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記者了解到,前期,演員劉曉慶被舉報偷稅相關話題引發公眾關注并登上熱搜,對其商業運營和商譽造成了負面影響,稅務部門第一時間展開核查,在未發現舉報所反映涉稅問題后主動發聲,維護了其合法權益。這樣的案例并非個例,據了解,重慶某公司負責人因自身企業經營不善,便通過其他途徑獲取當地一些同行企業的基本信息,隨后以偷稅漏稅為由舉報上述企業以達到打壓同行的目的。經主管稅務機關細致核查,確認相關舉報線索為不實信息后,及時為被舉報企業消除負面影響。
及時澄清不僅是消除誤解,更是守護合法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面對不實舉報對經營主體商譽和經營的沖擊,稅務部門快速核查,依法對核查后未發現問題的檢舉事項出具無問題稽查結論,尤其是對網上實名不實舉報和惡意舉報等侵害守法者合法權益的案件,第一時間通過官方渠道主動發聲澄清,及時為守法者“正名”,為合法經營主體營造清朗的輿論環境。
稅務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據統計,2025年1-8月份,稅務總局轉各省級稅務局辦結的涉稅檢舉事項中,超過1000件經核查未發現檢舉人反映的涉稅問題,稅務部門均依法向被檢舉人出具無問題稅務稽查結論。這既彰顯稅務部門依法查處各類涉稅違法行為,促進納稅人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的決心,又體現出遏制不實舉報、惡意舉報特別是涉稅職業檢舉牟利行為的堅定態度。
“不實舉報不僅會誤導公眾,更會讓守法企業陷入‘輿論漩渦’,影響合作、融資等正常的經營活動。”施正文指出,及時主動發聲澄清,既是對守法企業合法權益的有利保護,也是對“職業舉報人”牟利行為的精準打擊,通過清晰傳遞“舉報需屬實,造謠不得逞”的鮮明信號,切實遏制不實舉報,為企業筑牢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法治屏障。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持續優化涉稅輿論環境,既要讓涉稅違法者“無處遁形”,也要讓守法經營者“安心發展”,以更主動的擔當、更有力的舉措,維護法治公平的稅收秩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本文摘自國家稅務總局